桐花開了,利用五一到大溪山裡走走
所謂總督府步道和湳仔溝古道,今天把這兩條步道當成同一步道似乎較妥,這一帶錯綜複雜的古道與步道在百年中經住民、往來商旅與登山客的走踏下,早已分不清了,我們將車停在登山口附近,準備從三層出打鐵寮古道後趕十二點多的公車回來取車(公車班次極少)
竹林蚊子極多
不一會兒上到稜線
上到稜線可往上到三角點,甚至稜線接其他步道,也可下至百吉隧道慈湖端,我們走百吉林蔭步道前往118縣道接打鐵寮古道
百吉林蔭步道
百吉林蔭步道
不一會出百吉林蔭步道,往左接118縣道
縣道,前往白石湖
縣道古道口
前半段路徑相當寬敞幽靜
往前上白石山,是值得前往,但今天配合公車時間,路過的幾座山都略過,左下前往東興橋
防止登山越野車的柵欄,愛好登山越野車也沒錯,但對林道的破壞不小,請愛好者謹慎思考自己的喜好造成的影響
東興橋,百年糯米橋
有山友開車到古道口步行到此野餐
建橋紀念碑
土地公廟
路不能說不好走,但今天遇到多位小朋友則感到意外
以為古道一路向下到台七線的三層社區,但此地係在後慈湖邊緣,屬於軍事管制範圍,古道硬是被迫採高遶經過後慈湖
後慈湖,可以參觀的,兩天前預約,或當天現場候補
這裡往上標示電塔,應是白石山的另一條路
廢棄崗哨,在此步道往下到三層,直行尋稜到慈湖停車場
原柑仔店
穿山甲的洞穴?
長條椅表示人家近了
接著的兩座橋都是大正時蓋的
另一建橋紀念碑
從三層這裡進入古道的山友停車場,一次五十大洋
出到台七線了
順利搭上預訂班車,十二點多有兩班從大溪開出的公車,再來一點多,班次實在很少,行前務必詳查,並注意行進速度,我們今天從百吉隧道復興鄉端到三層,不趕路的情況下約花了近三小時
後慈湖入口,一般人當然不能進入,參觀者請從慈湖遊客中心,登記、報到,再由中心專車接送
這一端的總督府步道入口
舊百吉隧道
解說牌說,日據時代建有角板山到大溪的台車道
出隧道回去取車了
這是一條景色相當優美,人文遺跡豐富的古道,有緣再訪,另原本想在停車處的客家麵用餐的,想不到生意太好了,部分麵食已售完,座位呢,還是沒有空位,改天再說了